感冒之聯想

從1/5開始的流行性感冒持續到這兩天,中間因為受不了鼻子擤到紅紅脫皮看了一次醫生,醫生還給打了兩隻血管的針,好像有些好轉,但是1/12~1/14南下高雄賞蝶時整個人還是呈現昏昏的狀態,而鼻塞的狀況似乎有些加重的情況,星期一到家附近的QK趕出遊記,星期二早起處理了事情,接著進健身房散步流汗去,下午到銀行辦事晚上與兩位朋友聚餐;中間抽空翻了疾病的希望對於感冒的解釋,似乎有些懂了。還是將書中描述感冒對於心理的意義節錄一下:

********* 

疾病的希望Page180~181

流行性感冒與感冒都是急性發言過程,所以可說是顯示衝突的處理,詮釋的重點則放在發炎過程的部位和區域。

感冒會發生在危機時刻,事情使我們感到惱怒(直譯為臨到鼻頭),或是覺得某件事陳悶乏味(直譯為鼻塞)。「危機時刻」指的是常見、普通的日常狀況,可是在心理上仍然是重要的,會使我們壓力過大、要求過多,所以我們會尋求某種正當的理由往後退縮一些。我們還沒準備好承受這些輕微的日常狀況,也不願有意識地承認自己想逃離的慾望,於是產生體化症:身體開始真正活出鼻塞、傷風的症狀。

感冒讓我們有機會脫離壓迫的特殊處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能完全表達身體層面的敏感性。

鼻子堵塞而完全無法與人溝通。「我感冒了,不要靠近我」這種警告,可以成功地不讓任何人接近。這種防衛的態度還可以藉著打噴嚏,讓人遠離我們,因為這是更具攻擊性的防衛武器。

喉嚨痛也可以降低語言的溝通,任何爭便是多無用的。

扁桃腺會腫脹到「吞不下任何東西」,這種情形應該讓我們自問到底不想吞下什麼東西,因為吞嚥是一種接受的行為,表示我們不願再做這件事了。

感冒和畏寒說明每個層面的情形,酸痛的四肢和耗竭的感覺是流行性感冒的特徵,會限制所有活動,肩膀的酸痛顯然表示背負太重的問題,而我們已不想再承擔了。

膿痰和黏液表示我們試圖擺脫所有問題,我們越不受問題的拘束,就會覺得越輕鬆。

濃稠的黏液原本造成堵塞,妨礙溝通的流動,開始溶解、液化時,溝通就逐漸恢復,又可以開始活動。所以每一次感冒都會結束在某件事開始進行,表示我們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一小步。

自然療法認為感冒是一種完全健康的潔淨過程,可以把毒素排到體外。在心理層面上。也得以消解並排出相當於毒素的問題。身體和靈魂都從危機中變得堅強,直到下次有別的事情又滿到我們的鼻子…

*********

這段文字提醒了我,這段時間我看似接受暫時休息在家裡的狀態,但是我的潛意識卻是扎扎實實的無法接受,也無法與家人談論這樣的狀況,所以我的身體就讓我鼻子塞住了…..嘿嘿!這次感冒我的症狀幾乎全都在鼻塞的問題中,及少量的頭暈,我在跟大家說不要跟我談論我的失業………

而今天下午,當我覺察到這樣的事實後,我的鼻子好像稍稍開始願意通了…….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