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在一粒沙中找到全世界,就也能在生活的一小點中找到靈魂本身,命運在此交會,心與心在此交織 ——湯瑪斯‧摩爾 |
這週團體一開始是天氣報告,由Kítty先開始,談了在工作上跟主管的關係拉扯,起因是她想要跟主管要一個假期,她想先與主管商量商量,沒想到卻換來主管非常嚴厲的批評,聽著她分享在職場上一個互動,可以感覺到她的期望落空又被套上某些莫須有的罪過的失望與難過吧!想起自己曾經也有過那種“你不給假,我就辭職”的豪邁與骨氣,不過現在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似乎有著某種自信,知道老闆會答應自己某種稍微挑戰公司規定卻又有點彈性的要求,而現在用所學過的分析起來也就是我在測試老闆的界限,當老闆的界限被我挑戰成功後,我又會在下一次再挑戰他的另外一個界限,直到他踩住界限。而自己在每一次挑戰老闆的界限,現在想起來似乎都是在問他:你有看見我嗎?你有肯定我嗎?沒錯,大概在我前八年的工作職場上我好像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在證明我的努力與存在,卻不曾看見自己內在的空虛與沒自信。
接著是我分享自己在上週六參加NCT活動的一段覺察:【生命碼頭】~在一個地方被拋棄
接著Wêí與我們聊到他在與朋友分享自己在面對生氣時透過不斷問自己及自己的一些覺察而可以讓自己舒服點的方式時,被朋友反問:如果我都不把感覺跟對方說那我是不是不愛對方呢?朋友的問題讓他卡住,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看到這個階段的Wêí讓我想起剛開始走內在旅程的自己,那時候的自己很認真的自我覺察,也在每個覺察與轉化間感覺到自己的鬆綁與輕鬆,很想把這樣的東西跟朋友分享,可是,過程中往往是用很簡單的一句書上的話來帶過好多好多的歷程,而朋友用的是他們習慣的理解模式在感覺那些文字,常常讓彼此間的對話變成一來一往的文字對戰。後來,當自己一次一次的跌跤與更深的覺察中慢慢看到有時候自己的理解是膚淺的,有時候是自己無意識的控制….在這一點一滴的過程中也讓自己慢慢的磨出可以與朋友分享的方式及在每次分享時去仔細覺察自己的意圖與期望。在與朋友的點滴互動中也讓我慢慢的成長著。
在討論關係花園第十七章~愛的發展階段時Wêí提出了一段文字:“分享如果期望回報,就不是愛。”的疑問,當我與蛙都還很小心的去說明這段文字的層次與其所表達的意思時,沒想到師父一進來就直接說:是的。感覺….很直接與果斷。記得那時候Wêí用的是他不希望伴侶抽煙,因為他為了對方身體好,說真的這段陳述中是我們常在父母身上看到的,爸爸媽媽都會用我是因為你好所以XXXXXXX,可是,有時候那個為我們好好像是以愛之名在威脅我們….這是愛還是控制呢?這確實要很小心去覺察與區分的。
很喜歡這個團體的互動,現在往往成員在分享一段天氣報告之後,就會說:我想聽聽大家的看法與想法,然後….團體就開始有了交集與連結,不是那種全部聽老師說話的單向互動….如果能在一粒沙中找到全世界,就也能在生活的一小點中找到靈魂本身,命運在此交會,心與心在此交織。
就像老師唸完這句話後說:這就是這個團體想要做的事情………….是的,我們的心就在這短短的兩個多小時中在此交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