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是一個繪畫不行,五音不全的人,對於藝術兩個字離自己是非常的遙遠的,但最近機構的外訓課程竟然大突破的選了藝術治療與音樂治療,今天音樂治療的講師給了一個功課:要我們想想在10、 15、 20、 30、 40歲時的「最有意義的歌曲、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她還說下了希望我們一定要做這個功課,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做怎麼有可能能帶個案作呢?
我是個很容易被制約的學生,其實課程結束了,做或不做並不會影響拿到上課證明的,但內在就一直想著要把這個作業完成,而且趁著上課的悸動還在時。
————————我是分隔線—————————
10歲,說真的還真想不起10歲前的自己了,小三、小四,有什麼歌曲是對自己最有意義的歌曲?大概是讓我哭的很慘的驪歌吧,小學畢業,第一次經驗到分離這件事情,當時的自己幾乎唱不完驪歌,對當時的我來說,第一次知道驪歌是這麼難過的歌曲阿!
15歲,國中時候的一位男老師,忘記他是哪一科的老師了,當時似乎是某一個學期要結束(又是一個離別的時刻),他突然說要送給全班一首歌,他說這是一首很美麗的歌曲~小白花。而且這首歌就只送給我們班!就這樣這首歌讓我一直記到現在,即使我的英文一直沒好過,即使當時的我不知道這首歌是真善美裡很重要的一首歌,它就這樣變成了我第一首認識的英文歌曲了!對我的意義是一個要分離的老師送了一個再見禮物!
20歲,剛進入大學這個窄門(至少在我的年代),讀書、打工已經佔了生活大半部,但社團生活也是當初自己拼命考取大學的一個意義,所以要為自己好好挑選一個想參加的社團,但其實當時的自己是個超沒自信的人,同寢室的學姐帶自己進入了服務性的社團,也就乖乖的進去了。服務性社團很喜歡跳土風舞作為在外面辦活動的暖場活動,所以進入社團除了磨練心志,另一個技能就是要學跳土風舞,這又是我的大罩門,跳舞怎麼會是沒自信的我會做的事情呢,更何況因為是左撇子,每次總是踏錯步伐,跳土風舞對當時的自己真是又期待有怕受傷害的一個活動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