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墓誌銘】

如果剩下一個月的生命:
1.我想我會將這30天的生活心情記錄下來,並且為這每一天畫上一張曼陀羅,用來紀念我生命的倒數30天。
2.我想去北極看極光,要是可以的話,我期待我的伴侶陪伴我去看這大自然美妙且神奇的景觀。

這張的我笑的很開心

  【2007年夏天的我在美國冰河國家公園,當時的我跟朋友解開一個誤會,我的心很開~希望它是我的遺照】

     這是一個新加入的讀書會,比較不一樣的是:它被定義為是朋友間的共享的讀書會,所以每個人在讀書會中是平等的位置。這對我而言是很不一樣的,意味著我不能再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要尊重自己跟她們都是平等的,是一個要為自己負責任、有平等發言權的自己….

 

     會前跟其他人碰面,一見面就馬上感覺到自己的緊張,那是一種從胃出來的不舒服,然後我馬上感覺一下這樣的緊張竟然很快的連結到自己在國二那年家裡因為某些因素將我們小孩全部轉學到鄉下學校,然後又在一個月之內再把我們轉學回台北可是並不是原來的學校,而是另外一所國中,那種突然面對陌生環境的緊張、害怕與不安,而那背後的孤單、沒有朋友,似乎也造就我討厭面對陌生環境的一個因,更因為這樣的孤單讓我在後來的日子裡對於交朋友這件事情更是有著某些不安吧!

 

     還好因為自己這樣的覺察,可以蠻快的放下,也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不再背負著莫名的緊張到讀書會當中。

 

【墓誌銘】
今天的導讀者B在讀P37的

當我們看見身命的珍貴與短暫,放下就成為靈性修行的核心議題。我們需要放下時,如果還沒學會這一點,就會受到很大的痛苦,而我們走道生命盡頭時,可能需要經歷所謂的速成課程。我們遲早必須學會放下,允許不斷便化的生命奧秘穿透我們,不感到害怕,也不會想留住或緊抓著它

     從這段文字開始衍生出要大家想想自己的墓誌銘或是剩下一個月的生命時你會想要做些甚麼?
     這個議題一拋出來我馬上進來的畫面是大學時代我參加一個同學的告別式,她的告別式上冷冷清清的、孤孤單單的沒有幾個同學參加,我就跟自己說,將來我期待自己有一個朋友都可以來跟我說再見的告別式,「死亡」沒人可以陪妳,這件事情一定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去做,但是,那最後一次相聚總是希望可以他們都來看看自己,彷彿也代表自己在這人世間的這張友誼的成績單吧!

 

我決定給自己的墓誌銘是:
【她是個負責任第一名、自責第一名的人;她在最適合的時候….回去!】

Facebook Comments